×

从业绩报告看哈尔滨银行、江西银行、盛京银行、晋商银行、徽商银行五家银行的亮点和特色

来源:金透财经   2025年03月30日 13时13分

12.jpg

金透财经 | 董建   


在金融行业的版图中,城市商业银行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定位与经营策略,在服务地方经济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哈尔滨银行、江西银行、盛京银行、晋商银行、徽商银行这五家银行,在 2024 年的业绩报告中展现出了各自鲜明的亮点与特色,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变革的行业图景。

哈尔滨银行:转型成效显著,服务实体经济先锋

哈尔滨银行在 2024 年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转型,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。营业收入增长 7.56%,净利润增长 21.88%,归母净利润增长 24.28%,平均权益回报率提升,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显著增强。资产总额、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、客户存款总额均实现增长,不良贷率下降,拨备覆盖率上升,资产质量得到有效管控。

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,哈尔滨银行堪称典范。其黑龙江省内区域贷款余额大幅增长 28.49%,对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以及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空前。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长 398.05%,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增长 249.46%,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公司同业、零售小微、跨境金融 “三驾马车” 并驾齐驱,在公司机构业务的综合化转型、零售财富的转型以及跨境金融的产品创新与服务提升上均取得突破,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。

江西银行:稳健增长,资产质量与业务结构优化

江西银行在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 2.32%,净利润增长 2.21%,资产总额增长 3.85%,贷款和垫款总额增长 4.76%,吸收存款总额增长 2.55%。不良贷款率下降 0.02 个百分点,资本充足率、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稳定,这表明其在资产质量管控上成效显著。

业务结构方面,江西银行单户授信 1,000 万元以下的小微客户数增长 8.08%,占经营类贷款客户的比重提高,反映出其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持续发力。虽然整体业绩增长相对平稳,但通过优化资产结构、加强风险管理,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在稳健中寻求业务突破与创新。

盛京银行:经营转型稳步推进,区域影响力提升

盛京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 1.12 万亿元,发放贷款总额和吸收存款总额均实现增长,显示出其在区域金融市场中的规模优势。报告期内,主营业务稳步发展,非息净收入同比增加,经营转型成效初显。

立足区域经济发展,盛京银行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,围绕 “五篇大文章”,立足 “三服务” 定位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。在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,积极融入地方发展战略,荣获 “沈阳市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突出贡献企业” 称号,充分彰显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积极贡献,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。

晋商银行:聚焦地方经济,风险与收益平衡探索

晋商银行总资产增长 4.2%,贷款增长 5.8%,吸收存款增长 7.7%。在业务发展过程中,晋商银行紧紧围绕山西省的重点领域,如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,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地方关键项目中。

不良贷款率下降 0.01 个百分点,该行通过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,在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。尽管净利息收益率有所下降,但通过创新产品、优化服务流程带动存款规模增长,在平衡风险与收益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,致力于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,实现自身稳健运营。

徽商银行:业绩增长强劲,创新业务多点开花

徽商银行营业收入增长 2.10%,净利润增长 6.18%,归母净利润增长 6.80%,总资产增长 11.49%,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增长 14.64%,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不良贷款率下降 0.27 个百分点至 0.99%,资产质量管理出色。

在业务创新方面,徽商银行在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等领域积极拓展。科技型企业贷款突破 800 亿元,绿色贷款余额增长 40.62%,为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。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创新,提升服务质量,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优势。

这五家银行在 2024 年各具特色与亮点。哈尔滨银行在转型与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果斐然;江西银行稳健经营,优化资产质量与业务结构;盛京银行稳步推进经营转型,提升区域影响力;晋商银行聚焦地方经济,探索风险与收益平衡;徽商银行业绩增长强劲,创新业务蓬勃发展。它们的实践不仅为自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,也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未来,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与发展,这些银行需继续深化改革,加强创新,提升风险管理能力,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,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繁荣贡献力量。


相关资讯

友情链接

从业绩报告看哈尔滨银行、江西银行、盛京银行、晋商银行、徽商银行五家银行的亮点和特色

来源:金透财经   2025年03月30日 13时13分

12.jpg

金透财经 | 董建   


在金融行业的版图中,城市商业银行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定位与经营策略,在服务地方经济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哈尔滨银行、江西银行、盛京银行、晋商银行、徽商银行这五家银行,在 2024 年的业绩报告中展现出了各自鲜明的亮点与特色,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变革的行业图景。

哈尔滨银行:转型成效显著,服务实体经济先锋

哈尔滨银行在 2024 年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转型,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。营业收入增长 7.56%,净利润增长 21.88%,归母净利润增长 24.28%,平均权益回报率提升,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显著增强。资产总额、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、客户存款总额均实现增长,不良贷率下降,拨备覆盖率上升,资产质量得到有效管控。

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,哈尔滨银行堪称典范。其黑龙江省内区域贷款余额大幅增长 28.49%,对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以及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空前。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长 398.05%,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增长 249.46%,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公司同业、零售小微、跨境金融 “三驾马车” 并驾齐驱,在公司机构业务的综合化转型、零售财富的转型以及跨境金融的产品创新与服务提升上均取得突破,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。

江西银行:稳健增长,资产质量与业务结构优化

江西银行在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 2.32%,净利润增长 2.21%,资产总额增长 3.85%,贷款和垫款总额增长 4.76%,吸收存款总额增长 2.55%。不良贷款率下降 0.02 个百分点,资本充足率、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稳定,这表明其在资产质量管控上成效显著。

业务结构方面,江西银行单户授信 1,000 万元以下的小微客户数增长 8.08%,占经营类贷款客户的比重提高,反映出其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持续发力。虽然整体业绩增长相对平稳,但通过优化资产结构、加强风险管理,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在稳健中寻求业务突破与创新。

盛京银行:经营转型稳步推进,区域影响力提升

盛京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 1.12 万亿元,发放贷款总额和吸收存款总额均实现增长,显示出其在区域金融市场中的规模优势。报告期内,主营业务稳步发展,非息净收入同比增加,经营转型成效初显。

立足区域经济发展,盛京银行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,围绕 “五篇大文章”,立足 “三服务” 定位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。在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,积极融入地方发展战略,荣获 “沈阳市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突出贡献企业” 称号,充分彰显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积极贡献,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。

晋商银行:聚焦地方经济,风险与收益平衡探索

晋商银行总资产增长 4.2%,贷款增长 5.8%,吸收存款增长 7.7%。在业务发展过程中,晋商银行紧紧围绕山西省的重点领域,如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,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地方关键项目中。

不良贷款率下降 0.01 个百分点,该行通过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,在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。尽管净利息收益率有所下降,但通过创新产品、优化服务流程带动存款规模增长,在平衡风险与收益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,致力于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,实现自身稳健运营。

徽商银行:业绩增长强劲,创新业务多点开花

徽商银行营业收入增长 2.10%,净利润增长 6.18%,归母净利润增长 6.80%,总资产增长 11.49%,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增长 14.64%,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不良贷款率下降 0.27 个百分点至 0.99%,资产质量管理出色。

在业务创新方面,徽商银行在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等领域积极拓展。科技型企业贷款突破 800 亿元,绿色贷款余额增长 40.62%,为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。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创新,提升服务质量,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优势。

这五家银行在 2024 年各具特色与亮点。哈尔滨银行在转型与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果斐然;江西银行稳健经营,优化资产质量与业务结构;盛京银行稳步推进经营转型,提升区域影响力;晋商银行聚焦地方经济,探索风险与收益平衡;徽商银行业绩增长强劲,创新业务蓬勃发展。它们的实践不仅为自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,也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未来,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与发展,这些银行需继续深化改革,加强创新,提升风险管理能力,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,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繁荣贡献力量。


相关资讯